投资新玩法:场外基金转型引领市场潮流

来源:维思迈财经2024-02-14 09:22:03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投资界也在不断演变。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场外基金。

作为传统证券交易所以外、由私募机构或者大型金融机构设立并管理的一类开放式集合信托形式的基金产品,场外基金具备了较高灵活性和个性化定制能力。与传统公募基金相比,它们更容易满足特殊需求,并且对于专业、有实力但规模尚未达到上市标准或暂时无法上市企业而言,成为了一个理想选择。

然而,在过去长时间里面,“受限”是这些“非主流”的词汇之一。“田园牧歌般地自生自灭”,被人戏称为“小众圈子”。但最近两三年间情况开始出现明显改观:“山寨版”、“二次元”等术语频频涌入视野中;各路巨头纷纷布局;监管层态度日益积极……可以说,“突围危墙”。

从2016年开始,场外基金逐渐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宠。不少投资者看好其灵活性和高收益潜力,纷纷加入其中。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一方式进行融资,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后,更是引发了整个投资界对于“非主流”产品的关注。

目前,在中国证监会积极推动下,“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众多传统公募基金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理念正在迅速普及开来。各大机构都在思考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运作中的私募股权(VC/PE)类场外基金数量达到近4000只;规模方面,则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约60%左右。

与此同时,在政策层面上也有所突破:去年12月发布实施《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允许符合条件地区或单位销售符合专业投资者标准但未备案登记交易所挂牌的私募投资基金。这无疑为场外基金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不仅如此,监管部门还在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和运作限制,并鼓励创新业务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例如,在合规前提下允许债权类或股票交易所挂牌企业参与“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的行为,使得企业可以更便捷地实现融资计划。

除了政策层面上的变化之外,巨头们也纷纷布局。“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成立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传统证券公司通过设立专项机构来扩大自身服务范围;甚至有些知名PE/VC机构开始涉足到A轮及其以后项目领域……多元而丰富着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格局正在形成中。

然而,“非主流”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目前中国境内对于CFOF(Company Fund of Funds)管理人存在较高要求:从注册条件到备案手续再到日常风险管理都需要遵循一系列规定,这对于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此外,在投资者教育和风险防控方面也亟待加强。由于场外基金具有高度灵活性,潜在风险相较传统公募基金更大,因而要求投资者具备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财知识,并且能够充分了解自身承担的各类风险。

总体而言,“非主流”的道路依然崎岖不平。尽管政策环境逐渐宽松、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巨头们纷纷进军该领域等积极信号层出不穷,但仍需要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力度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转型”只是开始,“升级”则迫在眉睫。

无论如何,《私人订制》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几年内“个性化产品+专业服务”的模式必将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之一;同时随着科技手段与监管机构合作愈加紧密、“普惠金融”理念广泛落地实施,“小众圈子”的特点将逐渐淡化,场外基金或许真的能够成为市场潮流引领者。

投资 新玩法 引领市场潮流 场外基金转型

【声明】维思迈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