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渠道,纾困实体:解析贷款主体转型之路"
来源:维思迈财经2024-06-13 23:10:48
**拓宽渠道,纾困实体:解析贷款主体转型之路**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稳住实体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贷款主体结构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贷款投向不断调整,呈现出新特征、新趋势。貸款主體結構的變化,不僅反映出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也折射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探討貸款主體轉型之路,對於理解當前經濟運行狀況,把握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一、貸款主體結構變化顯著,實體經濟地位提升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改革深化,我國貸款主體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實體經濟地位明顯提升。從貸款餘額看,2013年至2022年,我國實體經濟貸款餘額從佔總貸款餘額的64.9%上升到70.2%,其中製造業貸款餘額佔比從9.7%上升到11.7%,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貸款餘額佔比從不足0.1%上升到3.6%。從新增貸款看,2022年,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1.4万亿元,占各类贷款增量的85.9%,比2021年高4.4个百分点。
貸款主體結構的變化,反映出經濟結構調整的進展。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持續上升,金融業突出位置得到弱化,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在貸款餘額中的佔比也隨之提升。
二、大型企業仍是主力,中小微企業貸款佔比提高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依然是信貸投放的主力軍,但中小微企業貸款佔比也呈現出上升趨勢。2017年至2022年,大型工業企業貸款餘額佔全部工業企業貸款餘額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而中小微工業企業貸款餘額佔比從42%上升到45%左右。特別是2020年以來,在穩企業保就業的政策導向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快增長,其餘額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的比重從2017年末的15.5%上升到2022年末的26.4%。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隨著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普惠金融持續發展,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其在貸款主體中的地位也隨之提升。
三、國企民企貸款餘額雙雙上升,民企貸款增速加快
從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均有所上升,但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加快,其在貸款主體中的地位逐步提高。2017年至2022年,國有企業貸款餘額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的比重從63.9%下降到59.9%,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佔比從27.3%上升到34.4%。特別是2021年和2022年,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達到14.1%和12.2%,高出國有企業貸款增速6.3和3.4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是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不斷加大,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得到改善,民企貸款餘額佔比逐步提高。
四、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從貸款投向看,金融機構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製造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貸款餘額佔比顯著上升。2017年至2022年,金融機構對製造業貸款餘額佔企事業單位貸款餘額的比重從16.3%上升到19.6%,對高技術產業貸款餘額佔比從8.6%上升到16.4%,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餘額佔比從4.2%上升到7.3%。
金融機構信貸結構的調整,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的體現。隨著金融業加快改革創新,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得到顯著改善,信貸投向更加精準,製造業、科技創新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得到更多支持。
五、直接融資比重提高,資本市場作用日益凸顯
除了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渠道外,資本市場也為實體經濟融資提供重要支持。近年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比重逐步提高,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至2022年,我國股債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從14.3%上升到20.2%,其中企業債券佔比從5.8%上升到9.1%,股票融資佔比從2.6%上升到3.4%。
直接融資比重的提高,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特別是股票融資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杠杆,債券融資可以延長企業債務期限,提高其抗風險能力。
六、信貸結構性問題仍待解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待提升
儘管貸款主體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得到提升,但信貸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還需進一步加強。一是金融支持力度有待繼續加大。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需要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保持信貸平穩增長,降低融資成本。二是信貸投向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製造業貸款餘額佔比雖然有所上升,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仍偏低,部分行業貸款規模偏小,特別是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的融資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三是金融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應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完善信貸投放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適應性。
總的來看,貸款主體結構的變化,反映出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實體經濟地位明顯提升,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信貸投向持續調整。但也要看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融資需求,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渠道
转型
实体经济
贷款主体
【声明】维思迈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