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门槛下的金融诱惑:18岁,贷款,平台乱象调查

来源:维思迈财经2024-06-13 23:20:27

**18岁,一个标志着成年门槛的年龄,却也成为一些金融平台觊觎的猎物。他们瞄准了刚迈入成年的年轻人,利用其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和消费欲望的膨胀,设下贷款陷阱,甚至套路连环。**

在当前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年轻人,尤其是刚满18岁的年轻人,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欲望和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却可能缺乏足够的经济意识和金融知识。这一点,一些金融贷款平台看在眼里,他们打着“满足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旗号,实则设下重重陷阱,诱导甚至套路年轻人过度借贷,最终导致这些本应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陷入债务危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贷款平台乱象丛生,18岁年轻人深陷泥潭**

L女士,一名刚满18岁的大学生,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深陷多达10几个贷款平台的泥潭,欠款数额高达20多万元,最终不得不借高利贷填补窟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L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一些平台瞄准了刚满18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却可能缺乏足够的经济意识。

这些贷款平台往往打着“低门槛”“高额度”“快速到账”的旗号诱惑年轻人,甚至有的平台直接在校园内宣传,以各种“校园贷”“学生贷”的名义诱导学生贷款。有的平台甚至不要求任何抵押物和征信记录,只需简单的身份验证就能贷款,很容易让年轻人放松警惕,掉入陷阱。

**“套路贷”连环套,贷款变还款**

许多贷款平台并不满足于一次性的贷款,他们往往会诱导年轻人“以贷养贷”,甚至设计各种“套路”让年轻人深陷债务泥潭。

比如,一些平台以“低息”“免息”为诱饵吸引年轻人贷款,却在实际还款时收取高额利息和手续费;有的平台以“先消费,后还款”的名义诱导年轻人超前消费,却在还款时设置各种障碍,收取高额违约金;还有一些平台甚至与暴力催收公司合作,使用威胁、恐吓等手段逼迫年轻人还款。

小Z是一名高中毕业生,在18岁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一则手机短信,声称可以提供“免息贷款”。小Z出于好奇,便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在简单填写了一些个人信息后,他成功贷到了2000元钱。然而,当他想要还款时却发现平台设置了各种陷阱:提前还款需支付高额手续费,逾期还款则每日产生高额罚金。小Z试图联系客服,却发现电话无法接通,平台地址也无法找到。小Z最终只能选择“以贷养贷”,向其他平台借款来偿还此前的贷款,最终越陷越深。

**“校园贷”再现,非法放贷暗流涌动**

“校园贷”一度成为过热议的话题,在监管收紧后,却有部分平台“暗度陈仓”,改头换面,再次将黑手伸向校园。

M同学是一名大二学生,在某贷款平台的广告中,看到“校园贷,分期付,零利息”的宣传,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贷款了3000元买了一部手机。然而,还款时他才发现,平台不仅收取高额手续费,还要求他提供个人信息和父母信息作为“保障金”。当他无法按时还款时,平台便不断骚扰他的家人,甚至威胁要公布他的个人信息。

**部分平台打“擦边球”,监管仍存盲区**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贷款平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打“擦边球”。比如,有的平台以“借款”为名,行销售产品之实,诱导年轻人购买其指定产品,一旦购买则需要支付高额费用;有的平台以“会员费”“服务费”等名义收取费用,却不事先明示,导致年轻人“入坑”。

此外,一些平台利用年轻人维权意识薄弱的特点,在合同中设置各种陷阱,一旦发生纠纷,年轻人往往难以维权。

**专家建议:加强金融知识教育,完善监管体系**

针对18岁年轻人深陷贷款平台乱象的问题,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年轻人的金融知识教育。要将金融知识纳入中小学和大学的必修课程,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融意识,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

其次,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强部门联动。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之间的联动,对贷款平台实施全方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行为。

再次,要加强对贷款平台的准入审核,实施备案管理。对贷款平台的资质、经营范围、收费标准等进行严格审核,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重罚,维护年轻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鼓励年轻人理性消费,合理借贷。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和合法途径满足消费需求,避免过度借贷和超前消费。

**对于18岁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本不应该是他们的首选,更不应该成为他们的负担。金融平台的乱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伤害了年轻人的未来。加强监管,普及金融知识,让年轻人远离贷款陷阱,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声明】维思迈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