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调控,三年周期变奏"

来源:维思迈财经2024-06-13 23:27:41

**利率调控,三年周期变奏**

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利率政策一直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工具。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宏观经济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过去几年的中国利率调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周期性变奏。从2018年开始,每三年利率政策就会出现一次明显的转向,这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机遇。2021年,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利率政策再次成为焦点,而这一次,利率调控又将奏出怎样的旋律呢?

**2018年:去杠杆与防风险**

三年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去杠杆和防风险。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下大量债务,尤其是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居高不下,金融体系面临一定的风险。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2018年利率政策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适度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水平,抑制债务的增长,从而达到去杠杆和防风险的目的。

这一年,利率政策出现了明显收紧的趋势。以市场利率DR007为例,其加权平均利率从2017年底的2.87%上升至2018年底的3.52%,上升了0.6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上调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例如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进一步传导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

除了利率政策的收紧,去杠杆工作也通过其他多个渠道同步进行。包括严格监管影子银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动企业降杠杆等。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17年的257.8%下降至250.3%,宏观杠杆率出现了多年来首次下降。

**2019年:稳增长与促改革**

在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后,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度紧缩的现象,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2019年利率政策的重点转向了稳增长和促进金融改革。

这一年,利率政策明显转向宽松。DR007加权平均利率从2018年底的3.52%下降至2019年底的2.62%,下降了0.9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多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包括降低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并改革LPR形成机制,进一步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

在利率政策宽松的同时,金融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LPR报价机制改革,有利于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降。同时,央行也在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加强逆周期调节,并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得益于利率政策的适度宽松和金融改革的推进,企业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根据央行的数据,2019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4%,较2018年的5.77%明显下降。民营企业融资状况也有所好转,2019年民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较2Multiplier model是什么?

**2020年:疫情冲击与纾困**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利率政策再次成为关键工具。这一年,利率政策重点转向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疫情冲击下,利率政策出现更加明显的宽松趋势。DR007加权平均利率从2019年底的2.62%迅速下降,在2020年二季度一度降至1.65%的低位,年末收至2.20%。央行也多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包括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并进一步改革LPR报价机制,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降。

同时,央行也创新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支持实体经济。例如,设立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实施1.8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并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这些政策工具的共同作用下,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

根据央行的数据,2020年前11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较2019年全年水平下降了0.73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7%,较2019年全年水平下降了0.8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利率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稳健中性与结构性支持**

2021年,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利率政策再次面临新的选择。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货币政策开始回归常态,利率也出现了一定的上行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尤其是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仍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政策的支持。因此,2021年利率政策的重点是稳健中性,同时提供结构性支持。

今年,利率政策总体呈现中性偏紧的态势。DR007加权平均利率从2020年底的2.20%上升至目前的(6月)2.30%左右,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央行在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在引导市场利率逐步回归至利率走廊的上限。

在总体中性偏紧的基调下,央行也通过多种工具来提供结构性支持。例如,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央行也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此外,金融改革也在持续深化。近期,央行宣布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两项新的浮动利率贷款机制,包括参考LPR的浮动利率贷款机制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贷款实际利率稳中有降。

**三年周期,折射经济脉动**

回顾过去三年的利率政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年周期的变奏。2018年是去杠杆和防风险,2019年是稳增长和促改革,2020年是纾困中小微企业,2021年是稳健中性与结构性支持。这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机遇,也体现出利率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创新和绿色。利率政策也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既要保持总体稳健中性,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也要通过结构性工具来支持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持续深化。目前,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推进,包括进一步完善LPR形成机制、促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及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等。通过这些改革,利率将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的程度,从而发挥价格信号作用,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的波动性可能加大,这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加强逆周期调节,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尾声**

利率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过去三年中奏出了不同变奏的旋律。它时而收紧,时而宽松,时而结构性支持,时而整体引导,始终与中国经济的脉动同频共振。展望未来,利率调控仍将是经济工作中的一大焦点,而利率政策也将继续在支持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让我们期待利率调控的下一个三年周期,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新奏章。

利率,调控,周期

【声明】维思迈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