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银行业的“不良率”

来源:维思迈财经2024-06-13 23:49:00

## 探秘银行业的“不良率”——揭开银行业健康发展的“盖子”

在金融领域,有一个指标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银行业头顶,那就是——不良率。它好比是银行业的“健康体检表”,时刻反映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的不良率问题也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银行业不良率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对银行业发展又有哪些影响?对经济大局又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探秘银行业的“不良率”。

### 一、何为“不良率”?它为何如此重要?

不良率,是指商业银行在报告期内,因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所提供的贷款产生的损失金额占银行总贷款金额的比例。它直观反映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也是衡量银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

在银行的各类资产中,贷款往往占比最大,是最主要的资产类型。因此,贷款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状况,甚至是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如果银行的贷款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银行利润下降、资本充足率降低,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监管部门和银行自身都高度重视不良率指标。通过监测不良率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银行潜在的风险隐患,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 二、我国银行业不良率现状如何?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84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6%,较上季度末增加0.02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银行业不良率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曾出现一段时间的上升,但在2016年之后,随着经济企稳和监管力度加强,不良率逐渐下降,一度在2017年末降至1.74%的低位。但从2019年开始,不良率再次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更大的考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银行的不良率差异较大。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普遍较低,在2%以下,而中小银行的不良率则相对较高,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率甚至高达5%以上。这反映出不同类型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和资产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 三、银行业不良率上升的原因探析

探究银行业不良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宏观经济和微观银行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和企业经营困难是导致银行业不良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较好,偿债能力强,银行业不良率自然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尤其是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情况就会增多,导致银行业不良率上升。

其次,从微观银行角度来看,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质量也是影响不良率的重要因素。

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果风控措施不到位,信贷审核不严格,贷款投向盲目扩张,贷款用途监管不力,就容易导致贷款质量下降,不良率上升。同时,如果银行的资产结构不合理,高风险资产占比过高,或者银行的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那么当风险事件来临时,银行的不良率也会出现上升。

此外,银行业不良率数据还受到会计准则和统计口径的影响。在不良率认定和核销过程中,不同的会计准则和统计口径可能会导致不良率数据出现差异。因此,在分析不良率数据时,也需要考虑会计准则的变更和统计口径的调整。

### 四、不良率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不良率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响银行盈利能力。银行业是典型的利润驱动型行业,盈利能力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良贷款会直接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甚至出现利息收入无法覆盖贷款损失的情况,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其次,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银行需要根据不良贷款规模计提一定比例的拨备,以覆盖潜在的贷款损失。不良贷款规模越大,银行需要计提的拨备就越多,从而减少银行的资本金,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再次,影响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不良贷款是银行的潜在风险来源,如果不良贷款规模过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当风险事件来临时,银行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损失,甚至出现流动性危机和信用危机。

最后,影响银行声誉和市场信心。不良率是衡量银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和客户选择银行服务的重要参考。如果银行的不良率过高,可能会引发市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担忧,影响银行的声誉和市场信心,导致存款外流和融资困难。

### 五、如何应对不良率上升?

面对不良率上升的压力,银行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积极应对,防范化解风险。

首先,加强风险管理。银行应加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和风控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标准,加强贷款投向和用途的监管,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其次,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银行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核销,包括清收、转让、抵债、债务重组等,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降低不良贷款规模。

再次,补充资本金。银行应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金,包括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利润留存等,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最后,完善监管制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业不良率的监测和监管,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同时,应加强对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估,督促银行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化解风险。

### 六、结语

不良率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经济运行状况的“风向标”。银行业不良率问题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安全,也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银行业应高度重视不良率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风险,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银行业不良率的监测和监管,完善风险处置机制,维护金融稳定,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银行业,不良率

【声明】维思迈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