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市场迎来春天:新增贷款额创历史新高,实体经济获强劲支持"

来源:维思迈财经2024-06-13 23:18:32

## 贷款市场迎来春天:新增贷款额创历史新高 实体经济获强劲支持

贷款市场近期迎来一波“春潮”。多家银行贷款额度充足,贷款申请审批提速,贷款发放效率提升。与此同时,贷款利率也出现下调趋势,实体经济获得更加强劲的金融支持。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额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近四成,信贷结构优化,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贷款市场的积极变化,得益于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保民生的政策举措,体现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贷款额度充足,信贷投放提速**

“我们银行的贷款额度很充足,有多种贷款产品可以选择,而且审批和发放都很快。”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贷款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各银行贷款额度较为充足,贷款审批和发放速度明显提升。在一家国有大行网点,贷款业务经理表示,目前贷款审批时间一般在一周以内,有的贷款产品甚至可以实现“秒批秒放”。

充足的额度和快速的审批,让许多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和企业受益。在东部地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向数百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亿元,支持了当地众多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

**贷款利率走低,减轻企业负担**

不仅贷款额度充足、审批提速,贷款利率也出现下行趋势。多位贷款业务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贷款利率有所下调,部分银行还推出了优惠贷款产品,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去年企业贷款利率在4%左右,今年再次申请贷款时,利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贷款利率下行,得益于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持续推进。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带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今年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4.36%,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34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优化,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在贷款市场迎来“春天”的同时,信贷结构也持续优化,更多资金流向了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一季度,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和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一季度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7140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6万亿元,同比增长34.5%。

此外,一季度新增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基础设施业贷款增加2.3万亿元,制造业贷款增加1.8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多增6142亿元和5167亿元。

**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贷款市场的积极变化,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和水平的优化体现,也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分析,贷款额度充足、利率下行、信贷结构优化,一方面得益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例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批量授信”等信贷产品,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针对科技型企业,创新推出“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解决企业缺少抵押物的难题。

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贷款市场注入新动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信贷审批流程,提升了贷款效率,让金融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贷是经济的血脉,合理充裕的信贷投放可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信贷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有利于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支持疫情复工复产,保障民生和就业。

专家表示,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信贷投放的合理增长,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同时,要防范好信贷市场的各类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确保信贷资金安全、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

贷款市场的“春天”已经到来,在金融政策持续发力和金融机构努力下,信贷资金将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历史新高 贷款市场 实体经济 新增贷款额

【声明】维思迈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